8月13日至14日,“千湖峰会·生猪母仔一体化精准饲养技术高峰研讨会”在武汉召开。来自全国各大高校、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及企业界人士,围绕制约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,聚焦生猪精准饲养的最新研究技术及产业应用成果,展开专题研讨。
我国是全球生猪生产和猪肉消费第一大国,生产了全球约50%的猪肉,但目前仍面临生产成本高、原料价格攀升、行业周期变幻等挑战。华中农业大学举办此次研讨会,邀请省内外知名学者和行业专家,共同探讨生猪精准饲养的技术及应用,为我国养猪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本次大会发起人、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彭健从“母仔一体化”理念的内涵出发,分享了母猪繁殖性能影响生产成本的数据分析,并从“母猪-仔猪一体化”“繁殖周期一体化”“后备-生产一体化”“饲养技术和数据分析一体化”角度讲述提高种猪繁殖性能,推动“增效降本”的综合技术体系。
会上,来自中国科学院、中国工程院、中国农业科学院、浙江大学、中山大学、中国农业大学、华中农业大学等院所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,分别围绕我国生猪产业发展形势、数字生产力赋能生猪养殖企业等议题,以及针对母猪繁殖性能、公猪饲养管理、精准饲养技术如何落地等问题展开研讨,共同为我国养猪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。
大会压轴的“活水论坛”环节,在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吴珍芳的主持下,10位高校专家、企业代表就“对精准营养的理解”、“行情变化对技术方案的影响”、“通过技术手段降本增效”等话题进行了探讨交流。
嘉利多生物的曹昱博士谈到:“当前,行业在提及‘精准营养’时往往会忽视脂类营养,其实脂类营养是动物营养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板块。正如彭健老师在报告中提到的,n-3脂肪酸对改善公猪精液品质有很大的作用。此外,脂肪在生猪的物质干重中占比高达60%以上,在乳汁中占比达40%左右,显而易见的,脂类营养在猪营养中非常重要。
在此基础上,通过脂肪酸平衡技术是能够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、提质增效的。降本层面:脂肪酸可以快速供能,提高营养5-10%吸收效率,通过降能量可以实现降低成本;提质层面:通过脂肪酸营养调控手段,能够很好的改善猪肉品质、猪肉风味。脂类营养的价值还有很大空间值得挖掘,希望能够引起行业的重视。”
目前,养殖行业对脂类营养的理解还局限于能量原料和必需脂肪酸来源,对畜禽脂肪酸平衡营养调控机制仍不清楚,调控技术研究不足,相关产品十分有限。在此背景下,嘉利多生物技术(武汉)有限公司专注于脂肪酸精准平衡解决方案,成功构建了全场景产品体系,并形成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脂肪酸精准平衡解决方案。这套解决方案建立在脂肪酸的各种功能、动物不同阶段的需求以及当前最新的研究成果之上,还将根据行业研究的进展,持续完善、不断优化。